滚动轴承径向游隙的作用轴承游隙的概念: 轴承是精密的机械部件,轴承装配时要求较高的作业环境和作业规范,要求在清洁、恒温的环境下有条不紊地工作。轴承生产是高效率、高精度的机械加工,零件需要经过长时间、多工序才能够达到相当高的尺寸精度、旋转精度和表面粗糙度,以满足标准和使用的各项性能要求,要保证轴承零的加工精度不被破坏,这就要求轴承装配不仅要文明生产,而且装配过程应在一定的工艺规程下进行。滚动轴承装配过程中还有很多专门技术和配套计算,这就要求装配工人要具备相当的计算能力和一定的熟练程度,才能满足轴承的装配工作要求。 滚动轴承的径向游隙是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上时,内圈与外圈之间所能通过的最大间隙,滚动轴承径向游隙是重要的使用特性,对轴承的疲劳寿命、刚性、振动、温升和机械正常运转精度等影响很大。径向游隙的存在对于轴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。 径向游隙的分类: (1)设计游隙:产品图规定的游隙。 (2)原始游隙:轴承安装前的实际游隙。 原始游隙是无载荷游隙值,为轴承装配合套后的实际游隙,也叫做轴承理论游隙或几何游隙,要在出厂前保证。 (3)安装游隙: 轴承安装后实际的游隙,又称配套游隙。 轴承内圈安装在轴上或外圈安装在轴承箱壳内之后,由于是紧配合,轴承的套圈径向尺寸即发生了弹性变形,一般轴承内圈因过盈配合而膨胀,外圈则收缩。由于过盈配合的结果,显然安装游隙小于原始游隙,其减小量按轴承结构、尺寸、轴和壳体形状的不同而异。在内径与外径都过盈配合下安装的轴承,外滚道直径缩小,而内滚道直径要增大,总的游隙收缩量近于两套圈过盈配合量绝对值和的一半。一般认为,如果轴承安装的轴和轴壳孔配合处的材质为钢材时,则游隙总的收缩量是内、外圈过盈配合总量的50%~60%。如果轴承箱体配合处材质为有色金属时,则游隙总的收缩量是内、外圈过盈配合总量的20%~30%。 (4)工作游隙:在实际运转条件下,工作状态的游隙。 轴承在空载运转时,温升使内、外套圈温差发生变化,会使安装后的游隙减少。轴承在承受载荷工作运转时,载荷作用使滚动体、套圈、滚道接触处产生弹性变形,又会使游隙增大,此时轴承游隙则为工作游隙,般情况下工作游隙大于安装游隙,为了获得满意的工作性能,应选择适宜的工作游隙。 径向游隙的作用: 首先,径向游隙是保持轴承运转灵活性的关键因素。在运转过程中,轴承内部的滚动体与内外圈之间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摩擦,而适当的径向游隙可以保证滚动体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因摩擦而卡死。这样,轴承就可以顺畅地转动,不会出现运转不灵活或者卡滞的情况。 举报/反馈
文章分类:
轴承知识
|